钱可乐

浩瀚宇宙,我不过一粒微尘。

一本有用但被过誉的自我管理指导手册——《要事第一》书评

这本书,让我陷入了自我怀疑,因为我的主观评价似乎与公众评价之间出现了分歧。

阅读过程中,我再三打开豆瓣的读书频道,查看评分——是的,确实是8分以上,也不是几十个人的评分(但也确实不像我以为的特别多人的评分)。

总体来说,这本书还是有用的(尽管对于我个人而言,是已经知晓的道理,不过能再巩固一下也是好的),不再局限于“时间管理”,而是深入到“个人管理”,从全新的角度提出了“要事第一”的理念,并且具体阐述了其原理和应用——喏,问题也出在这里,原理阐述和应用案例真的太多了。我一度怀疑这是不是国外著作的通病,虽然原理阐述和案例可以帮助读者理解,但一定的量就可以了,反反复复插入,既会扰乱主线,又会消耗过多阅读时间(顺带吐槽下,这本书的目录真的太简略了,完全可以做到三级标题的,这个目录很不利于查询书中内容)。

这篇书评,简单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我阅读后对书中基本原理的梳理,第二部分是书中触动到我的一些小点。

第一部分 主要理论

  1. “要事第一”是第四代时间管理法
  2. 第一代建立在“备忘录”的基础上,仅仅释放大脑内存,缓解焦虑;
  3. 第二代是“计划与准备”,以日历和约会登记簿为特征,加入了“计划”,即某项事情在哪个时间点完成,是更加精细化的事项安排;
  4. 第三代的方法是“计划,排序,控制”,在计划和排序的基础上,还加入了“控制”,可以理解为对具体计划事项的限时完成;
  5. 第四代提供的不再是“时钟”,而是“罗盘”,关注的不只是要把事情做得好,而且是要做正确的事情,即将“要事”作为全部事项安排的核心。到了这一代,不仅涉及“时间管理”,而且涉及个人领导。

我的感想:确实是很新颖的一个理念,跳出了传统时间效率管理里的“如何做得更快”的圈子,而是在做事之前,先问自己,“我该做些什么”,不是不断提升办事效率然后在固定时间里塞入更多的事情,而是做事项的“断舍离”,根据个人的价值观,去梳理出那些真正对自己来说十分重要的“要事”,并精简其余不必要的事项,以此来获得富足平和的人生。

  1. 什么是“首要事情”,如何在生活中将它们放在首位?
  2. 满足人的四大需要和能力,即生活、关爱、学习和留下遗产(也就是奉献,是的,奉献也是人的需求之一,还挺重要)
  3. 实现“真北”原则(也就是,找到那件对自己来说,内心真正渴望的事情)
  4. 人类所具备的四大天赋(自我意识、想象力、良知、独立意志)

我的感想:确实,在做事之前,先停下来,想一想,自己的“真北”是什么。

  • 如何在生活中将它们放在首位?

作者提出了执行“要事第一”,以为背景,会对日常活动有更合适的判断尺度,并提出了具体的程序。

  1. 第一步:联系自己的构想和使命

当你为下周做计划时,第一步是联系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背景、环境有重要意义。

  1. 第二步:确认自己的角色

一个清晰的角色组合能自然地提供先后次序和平衡。如果你有了使命宣言,你的角色将随之产生。角色之间的平衡并不意味着你在每个角色上花费时间,而是这些角色共同起作用让你完成自己的使命。

  1. 第三步:为每个角色选择第二象限目标

第二象限日程安排程序允许一定的变通,并鼓励你应用内心的指南来确定什么是有待你完成的最重要的事情。

  1. 第四步:为本周建立一个决策平台

秘诀在于不是给日程表中的事务理清优先顺序,而是给重要事务安排日程表。

在某些情况下,更为有效的办法可能不是把该目标安排在某个特定时间,而是把它列为当天的今日要务。

第二象限日程安排的目的不是制订一个一成不变的日程表。它是建立一个框架,使得处于其中能每日每时基于重要性做出正确的决策。

如果我们先放入大石块,那一切就不同了。我们建立了一个完成重要任务的平台,其他活动可以围绕它们来安排。

时间区是一个大的、可互换的时间段,是为某项具体的重要活动而预留的。

  1. 第五步:在抉择时刻要贯彻诚信原则

某项活动,若它的价值与当天的特定时刻密切相关,则称为“对时间敏感”的活动。

关键是你对于两个活动的分辨能力以及判断哪项活动在当时更重要的能力。

当意外事件与计划事件相比不那么重要,第二象限日程安排法赋予你前瞻性和力量去坚持原定计划。

当意外事件与计划事件相比更加重要,它使你能信心十足地适应并做出变更,心中明白自己真正是按照重要性而不是按照紧迫性在行事。

  1. 第六步:评估

第二象限日程安排程序不是工具,它是一种思考方式。

思维模式是最关键的因素。

我的感想

(1)虽然未必每一次都会按照这六步来做,但当我们在贯彻“要事第一”遇到问题时,确实可以从这里找到我们想要的答案。

(2)这部分很重要的一点是突出了“周计划”的重要性,并用摄影使用的不同焦距的镜头为例,很影响说明了日计划太短、其余太长,周计划刚刚好的点。虽然我没有像作者这样逐一尝试,但在直觉引领下,当前我的日程安排确实也是按周进行的,因为是最短重复周期,刚刚好。

(3)作者在全书中,对于事项的描述引用了“四象限”法,很通俗易懂。在此处作者提出了“先放大石块”(要事)的提法,很受用。

  • 原则是什么:农事规律

跟种田一样,临时抱佛脚在自然界行不通。这是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的根本差别。

成为以原则为中心的人关键在于:成为,它不是浅尝辄止,而是一生的要求

我的感想:这一点有点意外,作者提到,虽然时间管理是一种主观安排,但同样需要遵循“原则”(而这一点往往被我们忽略,比如“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会有的”),原则是客观规律,就像春天播种中间耕耘秋天收获一样,不能期待早上播下种子晚上就有所收获。尊重原则、敬畏原则。

  1.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相互依赖是而且应该是人类的理想
  2. 同自给自足一样,相互依赖是而且应该是人类的理想。人是社会性的动物。
  3. 现代紧张症的研究之父汉斯•塞利把过于注重个人的收获比喻成“恶性肿瘤扩散,恶性肿瘤扩散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肿瘤只顾自己,靠吸收宿主身体的其他部分的养分存活,直到杀死宿主为止——所以肿瘤最后也自杀了,因为肿瘤细胞离开了人的身体就无法存活,而肿瘤正是在人体里开始恶性和以自我为中心发展的”。
  4. 我们最大的快乐——以及我们最大的痛苦——都来自我们同他人的关系。
  5. 强调全面的质量和能动性只能造就“本月之星”的效果,而不能带来深刻而持久的质的变化,而且员工也会对这种做法冷嘲热讽。全面质量取决于全面个体质量,组织的能动性取决于个人的能动性,这是致力于改造内心世界和自我完善之所以重要的原因。
  6. 当人们真正考虑双赢的时候,当他们真正谋求深刻地理解对方的时候,当他们集中精力通过合作解决问题而不是相互争斗的时候,其影响是深刻的。

我的感想:这是本书除了“要事第一”之外,最大的一个突破点——正如书中所说,过往的时间管理都关注于“个人”,以及事项的完成情况,在“要事第一”的“真北”原则指导下,“他人”将不再作为个人“计划”的破坏因素存在,我们身而为人,本就是社会性动物,我们的工作、生活时时刻刻与他人发生着关联,且有许多他人的因素确实也不在我们的影响圈内,客观看待这一点,在涉及他人时,不要将其作为计划破坏者来看待,要用“协作”的精神,去实现共赢。

第二部分 那些触动到我的小点

  1. 不要追逐“更快”,想想什么是重要的事情
  2. 多年来,我们获得了管理和控制时间的方法、技巧、工具和信息。有人给我们指点迷津,说如果坚持不懈地加倍努力,学会将事情做得更好更快,使用新的设备或工具,以特定的方式进行安排或组织,就能够做好一切事情。
  3. 传统的时间管理观念是,通过提高办事效率,最终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提高对生活的掌控程度会带来你所追求的平静和满足。
  4. 生活的意义不在于速度或效率。做什么以及为何做远比做得快慢重要。

我的感想:试图面面俱到或许就是跌入陷阱的开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也这么认为,直到有一天我意识到,自己不可能完成所有的事情,必须有所取舍。

  • 非有意地干重要的事情,等于无意识地干不重要的事情

我的感想:要避免落入“嗜急成瘾”的陷阱。

  • 我们还可以发现,事情的紧迫性与重要性成反比

我的感想:有意思。

  • “最好”的敌人是“好”

如果是一个非“好”即“坏”的问题,做出决定很容易。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问题不在于“好”与“坏”,而在于“好”与“最好”。因此,“最好”的敌人常常是“好”。

对你来说什么是“最好”的?什么使你无法将时间和精力放在你本想做得“最好”的事情上?是因为太多“好”事情需要做吗?对许多人来说,情况就是这样,而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对没有将生活中的首要事情放在首位感到不安。

我的感想:值得警惕。

  • 心中之火和自燃

当整合作用达到“临界水平”,我们就会体验到“自燃”——内部增效作用爆发,从而点燃心中之火,在生活中产生构想、激情和冒险精神。

心中之火的关键是我们做奉献的精神需要,将其他需要转变成了做奉献的能力。

我的感想:很幸运,我体会到过。

  • 满足需要的方式与要满足的需要同等“重要”

 “真北”现实存在使我们身在何处,想去哪里以及如何抵达那里有了参照和意义。

与物质世界的“真北”一样千真万确的是个人绩效和人际交往中永恒不变的因果规律。

我的感想:记得。

  • 从某种意义上说,智慧增长,知识就会消减:因为细节会被原则包容。

我的感想:这句话,现在我还看不太懂,标记。

  • 一个人不可能在生活的某个领域表现优异而在其他领域却行为失当。生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我的感想:这就是我始终坚信的,一个工作中表现出不良品性的人,不会摇身一变在生活中就成了一个品质过硬的人。是相通的(尽管并不完全一致)。

  • 短暂不平衡能产生长期平衡

当我们听从内心的声音而导致短暂失衡,我们可以诉诸周围影响所及的其他人,共同设法达成相互依赖的平衡。

然而,当我,或任何他人,过分投入而在这种高强度的短暂冲锋实现目标之后竟然忘了回复正常,这时真正的问题就会出现。

我的感想:很快要迎来新生命,我想,在接下去的几个月中,我就会处于“短暂不平衡”状态,在家庭和孩子身上投入更多。之前我非常担心这种情况,但在“要事第一”的指导下,我知道,这是符合原则以及自己的“真北”的。只是,记得要回来

  • 归根到底,不存在“组织机构的行为”一类的东西,组织机构的行为都是其内部的人的行为。

我的感想:之前工作变动时,我对何为“组织”很迷惘,因为组织是个虚拟概念,其组成还是一个个的人。意外在这本书中得到了解答。

 

最后,摘抄书中两段话作为结尾:

关键不是“花费”时间,而是用时间作投资,对人投资,对能力投资,对有意义的项目和事业投资。如同任何资本一样,如果我们花费时间,就失去了时间,我们得到遗产坐吃山空,如果我们把时间作为投资,时间将反弹,保佑后代。

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给你带来平和,除了原则的胜利,没有什么东西能给你带来平和。

以上。

 

阅读日期:20211025-30

阅读介质:电子书

阅读来源:微信读书

 

【书摘】

有(有道云笔记导出)




评论

热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