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可乐

浩瀚宇宙,我不过一粒微尘。

我们活着的意义——《当呼吸化为空气》书评

 

算是近期“生命的意义”主题阅读书目。原本在《重生手记》《向死而生》《生命的反转》之后,想要暂停,先去阅读婴儿睡眠、健身减重和时间管理的书籍,但或许“生命的意义”这个主题过于诱人,又或许冥冥之中让我的信息流中邂逅了这本书,天才医生和绝症病人的双重身份,因着已经离世的既定结局,让我不由得非常迫切地想要阅读这本书,看一看来自医学尖塔的智者,在自身面临死亡时,有什么对世人的告诫或劝导。

原本,我以为,这会和之前看过的那两本书籍类似,大部分会讲述自身确诊和治疗经过(毕竟作者自身作为医生,可以更清晰地描述出自己的诊疗过程),而后再抒发一些与死神对峙后得出的人生感悟和建议。但这本书,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保罗没有过多谈及自己的过往经历、诊疗过程,若不是图书编辑告诉我他的“精英”身份,我难以从行文中得知他竟获得如此杰出的成就。

或许是得益于保罗选择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坦诚相待,在阅读过程中,我居然有种“遇到知音”的感动和热切——这听起来多么不可思议啊,我,一个普普通通的、在学业上没有耀眼成绩、在工作上没有瞩目成果的人,与保罗这样的天选之子、神经外科和神经系统科学塔尖上的顶级天才,居然会有共鸣,简直天方夜谭。

但这种共鸣确实存在,我也是经由本书才知道,世界上还有人,与我一样关注“生命的意义”。共鸣的另一个来源之一,是保罗并不是得知自己身患癌症后,才开始追寻生命的意义,在早年时期,他就已经开始关注这个问题(我也一样),并在其重大节点上不断根据新的指引调整自己前进的方向。

保罗在本书中“当我身强体健时”的部分,就充分表达了自己在这方面的追求:

“我学习的最大动力,不是成就感,而是一种求知欲,我非常认真地想要探究,是什么让人类的生命充满意义?”

“‘意义’这个概念,很是让人捉摸不定,但也难以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道德价值观割裂开来。”

“我学习文学与哲学,探究生活的意义;我学习神经科学,在一个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实验室工作,了解大脑的运行机制,比如如何赋予一个有机体探索世界深意的能力,如何让我和一群亲密的朋友通过恶作剧加深友情。”

“而生命是否有意义,某种程度上要看我们建立的关系的深度。就是人类的关联性加强了生命的意义。”

“我花了那么多时间,在斯坦福研究文学,在剑桥探索医学史,想要对死亡的特性有更好的了解,结果却更觉疏离,始终懵懵懂懂,不得其道。而纽兰德的描述,才让我‘绝知此事要躬行’。我转而学医,就是想去探寻死亡的双重神秘。”

“我选择医疗事业,部分原因是想追寻死神:抓住他,掀开他神秘的斗篷,与他坚定地四目相对。神经外科对我的吸引力,不仅仅在于大脑与意识的交缠,更在于生与死的纠葛。我以为,在生与死的空间中,我一定能找到一个舞台,不仅能凭怜悯和同情来采取行动,自身还能得到升华,尽可能地远离所谓的物质追求,远离自我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直达生命的核心,直面生死的抉择与挣扎……在那里,一定能找到某种超然卓越的存在吧?”

“人类是生命体,遵循自然法则,很遗憾的是,这些法则就包括一条:熵总是在增大的,生命是无常的。疾病,就是分子的顺序打乱了;生命的基本要求是新陈代谢,而死亡,就是新陈代谢的终止。” 

“如此紧要的关头,问题不仅仅局限于生存还是死亡,还有到底怎样的人生才值得一活。”

“人人终有一死,作为一名住院医生,我的最高理想不是挽救生命,而是引导病人或家属去理解死亡或疾病。”

“医生们的职责,包括去了解病人的生命因为什么而宝贵,而值得一活,并好好计划,可能的话,要尽可能保留这些东西——如果不行的话,就让病人去得安详体面。掌握这样的权力,就需要有很深的责任感,有时也掺杂着愧疚和自我责备。”

而当保罗确诊肺癌后,也并没有像我之前看过的人物传记一样,在短暂的慌乱无措后,满载着信心和勇气归来,而是非常坦诚地表达了自己的希望破灭感,大约,这也是身为一名悲观防御者的本能思路吧。

“我生命的一个章节似乎已经结束,也许整本生命之书都已临近尾声。”

“我之前的人生一直在积累潜力,现在这些潜力都将是无用的了。”

“我精心计划和辛苦创造的未来消失得无影无踪。我在工作中那么熟悉的死神,现在亲自来做私人拜访了。我们终于狭路相逢,正面交锋。”

这种强大的冲击必然是颠覆性的。保罗在自序中毫不回避地再次突出描述了自己得知确诊时的感受——“于是乎,我想象中的未来,就要实现的未来,那么多年奋斗即将迎来的人生巅峰,都随着这句话消失了。”阅读的时候看到这句话,我还记了一条笔记,“我不知道说什么,在通过多年努力、即将到达应许之地的时候,突然得知生命即将消散,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情。而我只记得2021年1月7日晚上,看着抢救室天花板上的灯时,告诉自己‘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经历了也许并不短暂的接受过程后,保罗诉说,医生的身份,使得他“开始拥有两个角度的世界观,分别用医生和病人的身份去看待死亡”。

“医生和病人的双重身份让我有种撕裂的感觉,我一边钻研医学,一边又转向文学作品寻找答案。面对自己的死亡,我在挣扎,是重建旧生活,还是去寻找新生活?”

“我一直觉得,医生的工作就像把两节铁轨连接到一起,让病人的生命旅程畅通无阻。”

“人一旦遭遇顽疾,最需要小心的,是价值观的不断变化。你努力思考自己到底看重些什么,答案也会接踵而至。”

在最初的诊断过后的第一个特异性治疗阶段,保罗深入思考了自己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该为什么而活,可他发现,当不知道生命还剩下多长时,他很难去做出选择。如他自己所说,若是还有二十年时间,他会花十年在专业上,十年在文学上;若还有一年,便专心记录自己的经历;若只有三个月乃至一个月,则专心陪伴家人。为此,他再三追问过自己的主治医生,自己的生命曲线处于什么位置,预测的生命时长几何,但他的医生艾玛多次都回避了这个问题。

在自身的不断探索和家人的支持下,保罗选择,不再继续需要漫长时光才可能看到曙光的神经系统科学研究,投入到神经外科的临床中。彼时他正处于住院医生的最后一年,完成既定培训时间后可以毕业。在这段时间里他选择回到了手术台,最初两天身体上的不适很快也随着回归工作而缓解,并在9个月的时间里逐步从最初仅负责手术台操作进展到了几乎全负荷运转。

临近9个月结束时,保罗这么描述自己的状态:“现在,查出癌症九个月了,我几乎天天做手术到深夜,甚至到凌晨,一心一意要好好毕业。我的身体遭受了沉重打击。每天回到家,我都累得吃不下东西。而且慢慢在加大泰勒诺、非类固醇抗炎药和止吐剂的用量。我开始不停咳嗽,大概是肺部恶性肿瘤纤维化引起的。”这是我在阅读过程中无法介怀的点——这难道真的不是加剧作者病情的原因吗?可如果这真的是他所愿,似乎又不能去评判值不值得。

而保罗在此期间的心态,“我告诉自己,只需要再坚持几个月,就可以结束这种马不停蹄的工作状态,顺利从住院医生毕业,安心做个相比之下更平静、更轻松的教授”,我不认同,人生,是经不起等待的。在2017年,我顿悟了“不等”的道理(但在纷扰世事中,也未必能始终坚守,总要经历一些事情,才会更加坚定)。当然,或许对保罗来说,“当下”是不确定的,如他所说,他不知道自己生命所剩多少,“当下”也是无法锚定的(可我始终觉得,“当下”就是无论下一刻如何,此刻我都想要去做的事情,哪怕下一刻即将死去,此刻该吃饭就吃饭,该睡觉就睡觉)。

保罗提供给了我一个全新的医生视角——生命的意义,在治疗中拥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如保罗所说,即便是年龄相仿、症状相似、病因趋同的两个人,若有着不同的人生意义,生命中最珍视的事物不同,那便不该给予一刀切的诊疗方案,而应该根据病人认同的“什么样的人生值得一过”去确定接下来的治疗方向。

-------------

关于保罗在文中提到过的疾病可能带来的价值观变化,有一点值得记录。在保罗自身患病、加速朝着死亡前行时,毫不避讳谈到了自身信仰的变化。作为一名神经外科医学生,他是坚定的无神论者(他自己也提到了在信仰基督教的国度,他也从未动摇过),但在患病后,他坦诚地剖析了自身的心路变化:

“科学的基础,就是各种现象的重复出现以及人为制造的客观性。这是很强的后盾,让科学有能力去建立并阐释各种关于物质和能量的主张,但也让科学知识无法解释人类生命中存在主义的本能特性。人类生命本身就是独特的、主观的、无法预测的。也许在组织和研究重复出现的经验主义数据时,科学提供了最有用的方法,但另一方面,科学却无法用来解释人类生命中最为核心的方面:希望、恐惧、爱、恨、美、妒忌、荣誉、软弱、奋斗、痛苦和美德。”

而我最终回归了基督教的核心价值:牺牲、救赎、宽恕。因为吸引力实在太大,令人叹服。

在现实生活中,我隐隐觉得自己也有类似的趋势,过往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在历经世事后,愈发对无形的规律感到敬畏,也不由得去思考,是否真的有一套我们还未破解的规则在主宰着我们的世界。莫非,科学的尽头真的是神学?

-------------

本书的终点来得猝不及防,仿佛一首乐章戛然而止——而在后记中我得知,这些文字已经是保罗在患病的一年时间里尽力而为了,而最后他的身体无法支撑,就断点在了那个时刻。而令我有点意外的是,保罗的妻子在后记中写到,保罗本人在生前告诉家人,一定要确保手稿的出版——大约,他深深知晓这些文字内含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对于世人有着非凡的启迪意义。正如保罗妻子在后记中所写,“我们身处对死亡避而不谈的文化,而保罗决定毫不避讳地直面死亡,这种刚毅和勇气正是我们所倡导和敬佩的。他的力量中有抱负和努力,但也有柔韧,有着与苦涩截然相反的味道。”

令我感到意外收获的是,这本书的中文译者也作了一篇译后记,而她在其中提到的许多感受和观点,令我频频发出“对,我也是这么想的”的感慨。

“但医院的经历却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怪梦连连。大概因为生命中过去的时光还算幸运,并未遭遇恶事,而在医院,所有的悲恸无常,一下子都铺展在我眼前,让我惊觉‘死亡’的真实与残酷。”

我的感受:在曾经离家千里之外求学时,因为水土问题隔三差五发烧、胃肠炎,医院挂水的地方正对急诊室通道,非常直观真切地让我意识到每个人终将迎来的“死亡”,进而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不知道为何而活着。

“医生如此平静,反倒让我愤愤不平:世间多少人蝇营狗苟,甚至心怀鬼胎,却一生平安,健康自得;而这位医生,优秀高尚,绝症之下还不忘救死扶伤,却被恶疾缠身,生死难料。这世界的公平何在?”

我的感受:早些年我会经常陷入这样的愤怒。今年愈发觉得生命无常,少了这样的愤怒。但不晓得,这种平静是好的还是坏的,是成熟还是麻木。

“读完保罗写的结尾,他对女儿的告白,我翻到封面,盯着他的名字,心里打了个问号:‘That’s it?’”

我的感受:同感!

“保罗,我本以为亲身经历死亡的你,会用慷慨激昂的文字,劝我忘记那些消极的情绪,高歌猛进,莫负好时光呢!”

我的感受:同感!

“我接着就读了保罗遗孀露西写的后记,那哀而不伤的笔调让我想起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也是未亡人写给亡夫和早逝的女儿。与其说是后记,不如说是对这部作品的解读。”

我的感受:同感!

“原来还会有如此平静柔韧而又勇敢刚毅的力量”

我的感受:同感!

“他讲述意气风发的年轻时代,在文学中探寻人生的意义;讲述自己为了更进一步去感受生死,弃文从医。而中国一位文字同样具有震撼力的作家鲁迅,曾经在大时代背景下选择了弃医从文。”

我的感受:原来我不是一个人想到了鲁迅!

“别因为你要死了才去做或者不去做某件事情,而是要找到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去做。”

“人生来孤独,须得有人并肩同行。”

 

保罗,包括为这本书出版努力的人们,还有译者,他们让我知道,原来这个世界上并非只有我追寻“人生的意义”,有那么一群人,与我有着一样的迷惘和困惑,也有人,在意义之路上始终坚定前行,乃至抵达生命终点,也以文字为媒,将精神传递世人。

 

保罗曾说:我无法前行。我仍将前行。

我想回应:我生而孤独。我不再孤独。

 

以上。

 

阅读日期:20220219-0224

阅读介质:电子书

阅读来源:微信读书




评论

热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