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可乐

浩瀚宇宙,我不过一粒微尘。

人生的意义

 

之前写的个体意义好像没有很好地表达自身观点,重写。

在13岁夏天的那个晚上,我意识到了“死亡”的存在,以及它对于个体的必然性。

更可怕的是,我不知道它在哪一天到来。

我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周边的人,发现他们好像也不知道自己的死亡日期。但和我不同的是,这个问题并没有困扰到他们。从13岁到33岁,这个观察结果并没有发生什么大的改变。

以至于在无数个时刻,我都在想,是否自己是个异类。

好像除了我,身边没什么人会问“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可这些问题始终萦绕在我的心头,一有空隙便冒出来,而我也十分愿意拿出整块整块的时间,以“发呆”的名义让这些问题在脑海里尽情驰骋,并把其中的灵光闪现记录到日记里。

我不晓得自己为什么存在,但始终觉得,总是有原因的。而我的任务之一,就是找到那个,暂且称为“使命”吧,找到那个使命,将不会再“随遇而安”。因为从今往后,这个世界将不再是怎样都可以,万千变幻中,我只想去其中的一个,然后就可以心甘情愿地踏上漫漫征途。

在没有找到这个使命之前,我需要为自己设立一个又一个暂时的目标,以克服“无意义”带来的虚无感。在大一升大二的那一年,因为目标设立过于简单,一下子踏空,差点让自己从世界上消失——看,“意义”对我如此之重要,以至于我很难理解为什么身边那么多人可以从来不思考这个问题,看上去还很幸福和快乐。在我问其中的一些“你觉得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时,还会投来惊恐的眼神,仿佛眼前的我是一个怪物,稍加回神后则会扔来“你是不是最近太闲了”“最近是不是太忙了,出去玩一玩,放松一下吧”。喏,后来我就不太同现实里的人讨论这个话题了。

但那些问题一直盘旋在我的头脑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并且在一些转折点上,还会跳出来,狠狠地刷一波存在感。

譬如我要离开部门前。我同主任说,我喜欢现在的部门和岗位,不想离开。主任问我,喜欢什么呢?喜欢在他的指导下,尽情学习。主任再问,学来干嘛呢?那时我答不上来,隐隐觉得学习是为了应用,因此“为了学习而学习”显得不太正确。直到后来离开部门后,在某天,我终于面对了自己内心真实的回答——我就是喜欢这个探索的过程,人生如是,工作亦如是。结果是什么,甚至有没有结果,不重要。

这也是我2017年以来混沌朦胧但日渐清晰的个体存在意义的具象化描述——“生命是一场体验”。

 

我喜欢在夜晚仰望星空,是因为我晓得头顶那片天空,外边联结的是一个被称为“宇宙”的存在。它漆黑寂静,却有着令人目瞪口呆的浩瀚尺度、周而复始的生生灭灭。脚下这个于我而言庞大无比的星球,或者是别人口中的“世界”,不过是阳光下的一粒微尘——哦,说到阳光,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在银行系中就有无数,在“宇宙”中,更不晓得有多少。而我,短暂而渺小的一生,微不足道。

据说,“宇”即空间,“宙”即时间,宇宙,代指的是无尽的时间和空间。用宇宙的尺度去衡量,当前的一切变得不再重要。但在2017年以前,我还沉陷于现实的泥潭,我爱收集很多好看的文具、要囤很多的日用品,在意他人对我的评价,希望取得世俗的成功。

那一年发生了什么我不太清楚,我的家人们都认为我的改变源于那次流产,但我晓得不是。只是突然间,就放下了一些东西,干净彻底。我开始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开始打破一些无形的枷锁,也不再依赖具体的物品——事实上我的现实生活并没有变糟,相反的,好像还更被喜欢了。尤其在一些人的眼中,我能清晰地看到“哇,这世上居然还有这样的人”“好真实”“好温暖”。

“让自己开心”是我的第一使命。学习令我快乐,尤其是和主任交流。整理思绪让我快乐,尤其是用文字。表达情感让我快乐,尤其是那些欣赏和感谢。此外还有吃饭、睡觉、发呆、音乐。我真是个容易快乐的人。

“好好对别人”是我的内心需求。这一点在主任眼中似乎就成了“工于心计”“钻营人际”。他不懂这是我的精神快乐源泉。我只是希望生命中有限接触的人,在每一个与我相关的结点上,可以被妥善对待。我根本不屑讨好任何人。

此处需要阐述下关于电影。我对电影的热爱,是超乎寻常的。他人以为我喜欢视觉盛宴,却不晓得我在用电影延长人生——现实的人生一秒一秒度过,平凡又漫长,而在电影里,只是镜头一闪,出现一行小字“20年后”,然后青丝染雪、韶华不复,期间百转千回、呐喊与呻吟,全只不过一瞬。电影可以让人经历从未经历甚至不可能经历的一切,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当散场灯光打开时,恍然回神,像是刚刚度完一生。

 

不同阶段对于个体存在意义的不同认识,使得我对待“过去”“现在”“未来”的态度也有所不同。

但有一点没有变过,就是我知道“生命是一场有去无回的单程旅途”,因而从来都没有“后悔”的情绪,对应的则是每一个时刻的“用力”。之前和主任聊的时候说过,用力,是我不要给自己留下想象空间,是为了在日后漫长的岁月中,不会有一丝“如果当初我……是不是会不一样”的懊恼或后悔,因为我知道,在那时,自己真的尽力了。或许因为当时的认知,或许因为当时的能力,我做的未必是最合适、最好的,但真的尽力了。此后余年,我都可以坦然地面对过往,平静、淡然。

这种为了不知道存不存在的未来,而对当下的自己采取了一种近乎残忍的做法,其实并不是很明智的选择。这么做,无非是知道自己太重感情,在当下的不作为,可能会使自己余生都在钝痛中度过,那种凌迟般的感受,不是我能承受的。人都是趋利的,这种或许在他人看来不是很理解的做法,已经是对自己伤害最小的选择。

也不是全然没有好处,我对于“现状”的接受度极高。不论过去如何,眼前、当下,就是这个样子,那就基于这个样子,去构建未来。才不会无止境地纠结于改变不了的过去。

说回对待时间的态度,因为有去无回,所以小时候我是直接忽视“过去”的,也不太意识得到“现在”,满心满眼都是“未来”。体现在现实里,则是爱看科幻、爱自然科学,对历史则完全不感冒。大家以为我热衷于物理纯粹是因为初中物理老师长得帅,浅薄,这种皮囊上的好看怎么能和我心中的那片星海比较。数学也是擅长的科目,借用句网络上的话,我的分数是100/150,那是因为卷面分数限制了我。鉴于数学老师的外表,倒是没有人怀疑我垂涎老师美色而好好学习。其实数学好的理由特别简单——物理的基础嘛。

这个“小时候”,一直延续到了校园时代的结束。到工作后,被繁忙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便开始频繁思考人生的意义(看,才不是闲得没事干才想这个问题)。也是那时起,开始关注“现在”,不再为了“明天”,而透支现在。当下的感受,占比越来越重。

大约从2019年起,在主任的影响下,我终于看到了“过去”。一直以来我忽视过去,是因为“既定事实”,觉得不可改变,投入任何的时间和精力都是一种浪费,直到我开始发现“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无论是大环境大周期,还是小到我这一个体、这几十年。我们改变不了过去发生的事实,但却可以从中汲取经验,甚至可以预判未来。就像主任常常引用的一句话,“太阳底下无新事”。而那些已经长眠于时间长河中的先人们,也用一代又一代的经验积累,对已经上演过无数次的事件总结出了一定的规律,以及对后人的劝诫。历史值得尊重。

 

近来,我发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就是主任会将过去一段时间里,在交流中我反复提及的观点或理念,当成他自己的,拿来教育我,而且十分坚定地认为,那就是他自己的想法。我一脸懵,很想摇一摇他,让他清醒一点,明明在之前N次的交流中,都是我坚守着自己的理念,而他站在对面。怎么转眼间,就成了他一以贯之的想法,并认为我的行事是完全相反的。

两个可能。第一种,主任确实一直以来是那样想的,在之前的交流中他可能短路或精分了,让自己的辅助观点占据了主位;第二种,主任之前确实不是这样想的,然后……被我同化了。

无论是哪种,此时此刻,我们是一致的。果然时间会证明,我们是同类。

 

现阶段我认为的意义,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遵循自己的内心,不断探索认知边界,尽情体验。这当然不是什么终极答案,我相信随着阅历增长会有不同的答案,生命不息,探索不止。就像主任说的,“不要回头,一直向前,在宇宙中孤独并自由着。”

最后,摘抄一段我喜爱的话语:

“其实分别也没有这么可怕。65万个小时后,当我们氧化成风,就能变成同一杯啤酒上两朵相邻的泡沫,就能变成同一盏路灯下两粒依偎的尘埃。宇宙中的原子并不会湮灭,而我们,也终究会在一起。”

共勉。

 



评论

热度(1)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