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可乐

浩瀚宇宙,我不过一粒微尘。

关于招聘的一些思考

 

20210315

之前有过几次关于招聘的讨论或交流,每一次也都零星地写过一些设想或感想。今天午休时,因为近期的两项业务集中招聘,我又同您聊起了关于招聘。

期间,颇有种我原来问的问题是A,然后期间您提出了问题B、问题C,问题越来越多,而我希望解决的并没有得到直接的回应(但在交流中,其实我也找到了答案,后面说)。不断拉回话题的时候,真的有种感觉,您就像万圣节调皮捣蛋的小孩子,从一个问题展开问出了N个问题。我对您的任性束手无策,觉得“哎呀您是对当前招聘有多少不满啦”,这个时候我突然意识到,我不也是认为当前的多种招聘存在着种种问题吗?这个问题重重的机制本身,才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问题的本质

在第一次听您说,目前分行本部招聘难,就是分行的问题的时候,我是有点意外的(就像第一次听您说,当前社会上女性应聘难、已婚未孕女性应聘难上加难,不是求职者的问题也不是单位的问题,是社会的问题)。但仔细想想确实如此。

支行反对辖内人员报名,除了短期接续的问题,还有补员的问题(我想了想,您对补员短缺问题应该是深有体会的,毕竟退了不补的事,在您的部门已经发生过多次,并将持续发生)。

而我认为,这个问题是个伪命题,因为退休和招聘(包括商调)的补员,我是100%补充到位的。而对于离职,则是打折补员的。解决了硬缺口后的人员,则按照各行效益按贡献度分配。这个规则是公开透明的(之前也提供给办公室过),是面对面传达到各行一把手和综合部经理的。

 

 

基础补员:退休、借调100%补员(但不鼓励支行本部原岗补员),离职60%补员(鼓励支行稳定员工队伍)。奖励补员:总招录人数与基础补员轧差人员,按照“拨备前利润系统贡献”(50%)“拨备前利润增量系统贡献”(50%)进行配置。

效益数据也有附表。

新工清单和对应行部的人数构成,是背对背发各行一把手的,即,每个行都非常清楚为什么当年自己行里分到了那个数量的人(是的,就算是编制归属在支行的远维,我们其实也全部补到了,只是因为本部控编,人才挂在支行,但因为这个人实际不为支行工作,所以也是1:1补员的,但关于远维,您可能也听过城区支行的意见吧)。

猜测的问题症结

但您也知道,目前行里很多东西的分配,是以终为始的。

就是,先有了结果,然后找路径把这个结果合理化。绩效分配上如此,人员分配上也难免有这个嫌疑。

因此,对于支行行长而言,他不会觉得“我的退休和招聘得到了充足补员”,而只会被10+的离职折损的4+补员缺口吸引去目光,最终得出一个结论,“我退休了2人、被招去了3人,离职走了10人,最终分行补给我11人(假设奖励补员为零),看,我被招去的3个人,1个都没有补!甚至退休都给我克扣了1人!”全然不提所谓的补员缺口是因为离职被打折的4人。

但,他们是真的不明白,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我就不得而知了。

我观察到的问题

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责任感的缺失。

根据这一年半的观察,这种责任感的缺失,可能源于参与感的缺失。

在去年一次交流中,某支行行长吐槽,“我们根本不知道分行会派下来多少人,也不知道为什么给这个数,我们只是被动接受”。当面试还在二级分行的时候,起码在面试环节,支行行长是有参与的,但自打收归省分行后,招聘这件事,和支行几乎完全无关了。

所以今年,让支行从报名宣传推广、到考生推荐、到推荐反哺,都是为了让支行增加一点参与感——招聘这件事,是人力资源部的职责,却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这项工作完成的情况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各行的人力配置,比如,招不招得到足量的人员,招来的人合不合适、好不好用。

同时,我也需要各个行给一些建议,甭管是否有实现的可能,先提,有些我们能尝试的,直接开干,一些现在还不具备条件的,先放着,等有条件了就开干。

这是一项需要大家协作完成的事情,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更不是一个人的事。

也许我没有办法很快改变现状,现在也没有了解到真正的问题所在,但先朝着目前认为对的方向前进一点,再去解决新的问题,不断向前,才有变好的可能,对吧。

内部招聘中的问题

以上的问题描述,更多是校招领域。当我们把目光转到内部招聘时,会发现“补员不足”和“责任感缺失”的问题也贯穿其中。

补员不提了,上面已经有详细的说明。除开补员的问题,责任感缺失也是一个问题,即,人员不是“谁”的,不是哪家支行的,甚至不是哪家分行的。人力资源是按需投放的,如果确有需要,上一级机构是有权力去调动的,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不考虑本人意愿(当然,也要做好本人极度抗拒而导致离职的可能)。

而对分行人力资源部而言,提前做好规划也是应尽的职责(这一点现在是完全缺失的),去寻找一种合理的方式确定合理的编制,在这个编制下盘点本部的人员,做好接续的安排,提醒相关条线帮助支行做好人员梯队建设,然后有序推动。不要当年都要退休的人了,到现在还不知道补不补员。虽然情况总在变化,计划也赶不上变化,但我们不该因此就放弃“计划”这件事,而是不断根据新的情况去调整计划。

参与带来责任感,流程保障补员,这是我对自己观察到的问题的回答。

我心目中理想的内部招聘模式

基于分支行各自的责任而言,我会希望调整当前的内部招聘流程,即开放前段、优化后端。

岗位条件设置时,专业部门应该尽量把条件精准化,而人力资源部则应该根据条件去筛选符合条件的人数,将符合人数控制在30人以内(根据具体岗位的意愿系数来调整这个数值,比如是不太有人愿意来的,可能会放宽至50人、甚至100人,反正则反之),在此基础上发布招聘通知。如您所说,这对分行人力资源部、用人部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报名时,应该去除支行行长签字的环节,人是集团的。虽然去除了这个条件,但就像此次集中一样,它依然会是一个隐性条件,因为当事人绕不开一个问题“如果我报名了但没有被录用,我的单位领导会如何看待我”(别笑,这可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而且我也可以分享给您一个很真实的支行行长的想法,“如果一个人报名外部招聘,会让我觉得ta不稳定,我可能不会考虑让ta去承担非常重要的岗位”)。报名的人必须合理评估自身的能力、可承担的风险、后续的处理,选择最优策略。这对报名的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需要签字也会有同样的问题,但好歹能被拦下的就拦下了,不用经历后续的“公示”后落选的情形)。

面试时,当然是充分面试,从更丰富的来源中挑选出最适宜的人员。

录用时,则又是对分行人力资源部、用人部门的挑战。需要对接人员所在支行,逐个解决支行提出的问题,找出彼此可接受的人员配置方案(1:1补员是基本,在此之后可能还有专业支持、辅导等问题),商定调离时间。

在这样的模式下,或许能更好地推动人岗匹配。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千难万难,最终推出一个谁都不满意、本人也不见得愿意的人,但因为人员接续还不得不录用的人。往大了说,仅仅为了减轻本部门的压力而维系这样的流程,是一种不担当的表现。

很久之前我同您分享过,分行本部的每一个人,哪怕只是经办,某种程度上都是一个条线的负责人,对于一家行的运转还是很重要的。当然,出于平衡,对于一些岗位,可以掐尖,另一些岗位,则应该是承接,去承接那些劳动效能低下、临近退休的人,帮助支行释放低产人员编制。初步的构想,是1:1的比例,即招录10人,5个是契合岗位需求的专业人才,5个是解决支行负担的偏操作人员(有人就能干那种)。

最后,是关于人性和神性

您说,我低估了老总,您认为她不过是随口一说,未必是真的会付诸实施。

我也挺认真回答您,当时确实不是严肃的工作场合,老总也确实是随口一提,经过思考之后,她未必会真的会这么做。

但每一个随口一提,背后都是对应着真实的想法。任何一个部门老总、甚至分行的任何一名副行长都可以这么想,如您所说,这是人性。但我依然认为,分行的一把手和人力资源部的一把手有这样的想法,是很危险的。每一个想法都是一颗种子,一旦有适宜的水土都会生根发芽,这个岗位,是不能有这样的种子的。

您说的没错,我们首先是人,然后才是我们所承担的角色。可您也听过,人生是一场修行,很多事情都是反人性的(比如投资就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从坐上这个岗位开始,“有好的人我想先自己用”的这个念头,是应该被刻意修正的,修正到不让其成为第一个冒出来的念头,替换的应该是“从全行的角度来看,这个人投到哪里是效用最大化的”。

当然,我没有权力去评价他人,毕竟自己的身上,还有这么多自私又狭隘的想法。只是在听到的那个瞬间,我觉得,不合适,后来也觉得这是个危险的想法(不限于这件事,而是类似的想法对于这个岗位而言),仅此而已。

结语

以上,是我对于招聘的一些思考和设想。

这篇文章的生成,受最近招聘的影响,但其中的许多想法,是在过往的一年半里逐渐形成的。

我想,这应该会是我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相对比较稳定的关于招聘的看法。

在发生大的变化之前,我应该不太会再提及这个话题(可能会有一些小的点的应用,但不会再搬出整套框架了)。

所以,如果这其中有什么您看到的大的纰漏或错误,请您千万不要在心中默默鄙视,请告诉我,直接的、坦率的。那,先谢过啦~

以上。




评论